独立游戏网

《信条》中改变时间的“熵”,如今正在毁灭世界

发表于:2024-11-29 作者:独立游戏网编辑
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9日,如今,熵增定律这个物理学概念在互联网上已经成了人类的公敌。熵就像是个混沌的恶魔,你的房屋不打扫就越来越乱、理好的耳机线放在兜里就会变成一团乱麻,抽卡时一发十连抽出来的是一堆蓝天白云,背后都是它在冥冥之

如今,熵增定律这个物理学概念在互联网上已经成了人类的公敌。

熵就像是个混沌的恶魔,你的房屋不打扫就越来越乱、理好的耳机线放在兜里就会变成一团乱麻,抽卡时一发十连抽出来的是一堆蓝天白云,背后都是它在冥冥之中操纵着一切。

在许多人眼中,熵增定律就是宇宙演化的终极规律--所有生命终将迎来自己的终点,世界最后将归于一片混沌,而生命的意义则在于与熵增这个让人绝望的未来做斗争。

这种理论经过不断迭代,就像"魂学""环学"等前辈一样,被人们称为"熵学",而推崇它的人,则是"熵学家"。

什么是熵

熵学与物理学中的熵增定律就像是《三国演义》和《三国志》的关系。在物理学上,熵是个用来衡量系统混乱程度的概念,熵增就是指系统变得越来越混乱的过程,熵减则与之相反,代表越来越有秩序。学术界认为在没有人为干预的状态下,大部分自然现象都是朝着熵增的方向发展的,因此被称为熵增定律。

而如今的熵学家们,则是把熵增理论夸张化,将这种世界将越来越混乱的趋势强行推广到人们身边的一切,到了今天,熵的影响已经不止局限于科研领域,开始直接指导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了。

如果你去互联网上搜索"熵"这个关键词,除了各种复杂、艰深的科学理论之外,还有很多了解到这个理论后大彻大悟、从此洞悉了世界真理的文章,似乎只要知道了什么是熵,就能直接渡劫飞升、羽化成仙一般。

这些文章大多把熵增定律当成了宇宙中的唯一真理,用其衍生的理论构建了一个绝望的世界观:由于宇宙会越来越混乱,熵会达到一个峰值,物质和能量将达到最终的平衡,世界不再会有任何变化,成为一片混沌。

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、1+1等于2一样,这样的未来是熵增定律所必然带来的结果,而人类或许可以反抗命运,却不能逆转自然法则。

因此,熵增定律被熵学家们称为最让人绝望的物理定律。

不过想毁灭人类的话,熵增定律还得先拿号排队,如今人类光是跟新冠疫情solo就被打空了半条血,哪怕过了这一关,后面还有全球变暖、核战争、小行星撞地球、三体人入侵、太阳熄灭等一系列世界末日等着大显身手......

然而,熵增的可怕之处不仅是毁灭世界,还在于它潜伏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,企图像弄乱一团耳机线一样搞乱你的人生。

按照熵学家们的理论,不仅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是熵增,凡是人表现出内心中安逸、懒惰的行为也都是向熵增屈服的表现。

懒得收拾房间,是熵增。

贪恋美食也是熵增。

摆烂更是熵增。

总之,如果不有意识地与熵增对抗,人就会在它的作用下变成一个loser。摆烂多年的我,没想到在今天成为了一名随意操控物理的带师。

与之相反,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这种越来越混乱的趋势抗争的过程,就是熵减--在熵学中,这是你拯救自己的唯一办法。

从物理学给出定义上看,熵增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的系统,因此熵学家们认为,只要我们是开放的,不断从外界吸收能量,就可以有效延缓熵增,这个过程或许很痛苦,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。

对于个人来说,实现熵减最重要的手段是学习。

各种自律的行为也可以看做熵减,比如减肥。

对于企业来说,熵减就是要开放、打破组织内的平衡,避免内部僵化。

总而言之,就是要保持自律、开放的心态,学习新事物、新知识,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。

没错,引入了熵这么个高大上的物理学概念后,最终得到的结论却是一句正确的废话。

虽然这些文章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引用的那些假说在科学上的争议,但就论证过程而言,这其实已经是熵学里逻辑相对严谨的一个观点了。

还有人格外执着于追求熵减这个概念,将它简单粗暴地解释成凡是让事物更有序的行为都是熵减,并对其大加推崇。就像减肥人士在喝饮料前看是不是零卡一样,这些人会格外在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到底是熵增还是熵减,因此某乎上又多了一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。

更夸张的是,因为爱猫人士薛定谔在《生命是什么》中曾说过一句:"生命以负熵(熵减的另一种说法)为食",熵减思维还上升到了生命的意义这种哲学高度。不管薛定谔他老人家是怎么想的,在这些人看来生命本身的意义就是要对抗熵增,向这个不讲道理的物理学规律发起无谓但有尊严的抗争,而要做到这一点,我们就要让熵减成为一种底层思维,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,与人性中的懒惰作斗争......

想必大家也能看出来,熵减思维虽然披着套科学的外衣,本质上讲的还是心灵鸡汤的那些大道理。

对熵宣战

熵这么个方便编故事的概念,也不是如今才被引入成功学,早在1998年,亚马逊就已经在股东信中提出了"向熵宣战"的口号,虽然当时这句话的本意是在说准备吸纳高素质员工,但后来的许多文章都认为这句话体现了亚马逊的高瞻远瞩,早早将熵学投入企业管理实践。此后熵就开始作为人类公敌活跃在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,从企业管理到个人生活都要做熵减。


"用习惯对抗熵增--为什么我要每天早睡早起"

较早将这个概念引入到国内的企业家是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,并且为了对抗企业中的熵增,他还引入了另一个高深的概念--耗散结构。通俗地来说,就是要企业像生物新陈代谢一样保持开放,并且勇于打破体系内的平衡,让员工走出舒适区,防止形成一个僵化的体系。这套理论被写成了成功学著作结集出版,并随着华为的做大做强在企业精英中广为流传。

而让熵学走入大众视野的,还是要数诺兰导演的那部《信条》。在电影设定中,熵与逆转时间联系在了一起,一套复杂的叙事手法看得观众们云里雾里,在一篇篇影评中,熵这个物理学概念成为了许多观众热议的话题,不少兜售熵学的鸡汤文也随之在网络上扩散开来。

熵减思维之所以被鸡汤界所推崇,不止是因为它那些看起来高深的理论很能忽悠,更是因为这是一种对企业而言非常有利的文化。和曾经的企业鼓吹狼性文化类似,熵减能够给企业带来实打实的好处,不仅能名正言顺地淘汰懒散和能力不足的员工,还能对冲近年来打工人们普遍的躺平思潮。

这套理论的核心在于塑造了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,借此要求个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,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进而提升自我,面对危机时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逻辑,在趋利避害的本能影响下,很少有人会在危机到来前仍然选择躺平,只不过这所谓的危机是人为制造出来的,本质上玩的还是那套贩卖焦虑的老把戏。

至于宇宙会不会因为熵增而毁灭,又有谁真的在乎呢?

0